高等研究院李猛教授团队近日在微生物学顶级刊物The ISME Journal( Nature index 收录杂志,IF=9.52)发表文章“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insights into theecology and metabolism of benthic archaeal cosmopolitan, Thermoprofundales(MBG-D archaea)”,报道了该团队在沉积物古菌的生态分布和生理代谢研究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李猛教授为通讯作者,课题组成员周之超博士为第一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
古菌作为微生物的一个重要组分,在地球生命演化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MBG-D古菌是海洋沉积物中最为丰富和活跃的古菌类群之一,在海洋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李猛教授团队与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顾继东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Karen Lloyd教授合作,采用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对MBG-D古菌的全球生态分布进行分析,并在海洋沉积物中获得了多个高质量的基因组。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MBG-D古菌是属于古菌的一个新目,命名为Thermoprofundales(图1),研究还发现该类古菌具有降解有机质、固定无机碳、产乙酸和乙醇等多样性化的碳代谢潜能。研究结果在加强海洋未培养古菌的分类和生态功能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猛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古菌生态学和地球化学功能研究,在海洋古菌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包括成功解析了沉积物深古菌(Bathyarchaeota)部分类群的独特代谢形式(NatMicrobiol 2016,IF=14.174;FEMS Microbiol Rev 2018, IF=11.392), 阐述了阿斯加德古菌(Asgardarchaea)和乌斯古菌(Woesearchaeota)的生态功能和代谢潜能(ISMEJ 2018, IF=9.52; Microbiome 2018,IF=9.133)。
以上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和优秀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重大计划(基础研究)项目和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项目及孔雀技术创新项目等多项基金的支持。
MBG-D古菌首次被确定为古菌的一个新目 (Thermoprofundales)